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我中心与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人工智能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7-16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6月29日下午,由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广东乡村振兴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中惠楼102举行。本次论坛旨在系统探讨人工智能在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其在各类金融场景中的实际应用与落地。论坛邀请了巨深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科大讯飞前副总裁刘舒、渤海银行广州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张砚珺、广发证券资管子公司副总经理王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陈芝佳、衍舟(海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泽锋、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ETF总监唐镇营等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如何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等相关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17176

论坛合影

会议由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陈鹏主持,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海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沈军作会议总结。

来自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六位行业专家先后发言:

巨深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科大讯飞前副总裁刘舒以《AI赋能新时代:金融行业启示录》为题,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刘舒以 DeepSeek 为例,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内涵与外延。他结合自身在业界的丰富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进展与演化方向。在报告中,刘舒指出,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强大的执行工具,其能力仍受限于人类现有的知识体系。AI无法自我构建全新的知识框架,也无法取代人类在构建社会共识方面的作用,因此应理性看待其边界与应用场景。最后,刘舒还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量化交易领域的实际案例,展示了AI在数据分析、策略优化与风险控制方面的赋能潜力,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渤海银行广州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张砚珺在会上发表了题为“AI领航,场景赋能金融新质发展”的主旨演讲。张砚珺首先以电子交易系统的发展为切入点,回顾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科技的演进历程,深入剖析了其在金融业各类应用场景中的不断扩展和深化。随后,张砚珺以“Young卡”在高校校园的推广实践为例,生动展示了中国金融科技与场景化消费的深度融合。她指出,金融科技正通过贴近用户的方式不断拓展服务边界,同时与金融监管协同演进,共同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在谈到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时,张砚珺列举了浦发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案例,分析了AI技术如何在客户服务、风险控制、运营效率等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金融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广发证券资管子公司副总经理王华以《AI科技在金融资管行业中的实践应用》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王华从资管业务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资产管理行业中的实际应用。他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资管行业正呈现出“业务即技术、技术即业务”的发展新趋势,技术能力正日益成为业务创新与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在演讲中,王华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广发证券、易方达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等金融机构中的典型应用场景,涵盖投资决策支持、风险管理、个性化产品定制等多个关键环节。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步深入渗透至资管业务流程的各个层面,正在推动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但与之相伴的法律合规问题也值得行业从业人员高度注意。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陈芝佳围绕“人工智能在银行业的应用实践”展开主旨演讲。陈芝佳在演讲伊始简要介绍了建设银行在大模型领域的相关布局以及整体发展情况。随后,他重点分享了建行自研智能助手“帮得”在基层业务中的应用实践,详细阐述了该工具如何助力基层员工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客户服务,并推动业务流程智能化转型。

衍舟(海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泽锋首先回顾了中国投资市场的发展历程与投资范式的演化,指出中国投资正加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随后,他结合公司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因子挖掘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学中的核心应用实质上是对时间序列的建模与预测。他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人工智能技术将在中国投资领域获得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同时,他也鼓励在校学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打好数理基础,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ETF总监唐镇营以《人工智能浪潮下的科技主题投资机遇》为题发表演讲。唐镇营首先回顾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次深刻改变世界的科技革命,指出我们或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前夜,尤其是人工智能所引领的革命,有望重塑经济社会格局,其影响堪比当年的互联网浪潮。唐镇营深入分析了中国在这一轮科技浪潮中的全球战略定位,并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从底层算力支撑、中游模型能力到上层应用场景,系统梳理了当前与未来值得关注的投资机遇。他特别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终端设备和实际应用层面具备显著优势,有望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抢占高地。此外,唐镇营还强调了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广泛实践,正为金融行业注入新动能、催生新模式,并重构价值体系。演讲最后,唐镇营将提出,在AI主导的新时代,我们不仅要积极拥抱技术,更要注重培养人工智能难以取代的“非标能力”——包括创造力、审美力、共情力等人类独有的软性能力,从而在未来社会中保持独特价值与竞争力。